社交媒体,占据了海外数字营销流量的半壁江山。
如果能做好,确实能在很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在外国人心中火出圈的网红品牌。
但事实上,那么多跨境卖家和企业,真正能把海外社媒营销做好的凤毛麟角。
说到根本,是因为我们对国外的互联网生态并不理解。
老是喜欢照搬我们国内的经验去套用,例如Twitter就是我们国内的微博。
从某种角度讲,这种做法也不能说是错的。
但很多时候我们也容易忽略了海外用户在每个社媒平台消费内容的主要动因。
不了解每个社媒平台的用户动因,那我们对海外营销的认知,很有可能就是错的。
最近Hootsuite分享了一份关于各个社媒平台和用户行为关系的图表。
今天,我就为大家解析一下,从这个社媒用户行为图表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价值的洞察?
这些洞察我们又可以怎么应用到我们平时的社媒运营中?
1.Instagram仍是种草王者
从这个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用户想要了解一个新品牌和产品的时候,Instagram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即使从内容营销的角度讲,很多人也还是会习惯定期去Instagram上找一找有没有什么好看的商品。
加上Instagram本身强大的KOL生态,这就使得Instagram在除了成交闭环以外的其他种草的链条上都扮演了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即使流量一直在跌,Instagram在我们整个社媒的营销漏斗中仍然是最重要,转化效果最好的平台。
2.Instagram的社交属性被低估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外国人其实是会在Instagram上跟朋友聊天和社交的。
这也就意味着,直接在Instagram上开店卖货是完全可行的。
不管是通过私聊的方式转移到私域完成成交,还是通过矩阵账号配合邮件营销完成自动化运营,都是放大Instagram社交商业价值的好方式。
而Instagram Message作为FB广告平台的一部分,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流量洼地。
3.Titkok转化率低很合理
至少从数据上来说,用户上Tiktok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消费搞笑内容。
对于有的品类来说,例如玩具潮玩什么的,Titkok上的搞笑内容天生就和产品契合,所以转化率应该还不错的。但是对于大部分品类来说,可能效果就不一定了。
但是我仍然建议大家要做好Tiktok。
因为Tiktok平台流量红利仍在,先去占个坑。
等到平台慢慢完善起来了,并且开始扩充用户基数了,转化率一定会上去的。
4.Facebook并不会死
因为信息茧房,可能你觉得身边根本没有人在用Facebook。
但Facebook的盘子实在是太大了,多年经营的用户也还在。
要知道,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实是会天天使用Facebook作为社交工具的,而这个人群的购买力其实是很强的。
如果你的品类不是特定瞄准年轻人,Facebook这个平台千万不要放弃。
本文链接:http://www.awyerwu.com/9524.html ,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http://www.awyerwu.com/
- 喜欢(0)
- 不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