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询问:上新品时,是等到货物到了FBA仓上架后再发布完整的Listing详情,还是应该提前发布好Listing然后等待上架?以及产品上架后是先开广告引流做销售,还是先刷一些销量和评价,之后再做运营做销售?
我回复他,正常的节奏应该是选品确定之后,先发布产品,然后把Listing转成FBA发货状态,创建发货计划,安排发货,货物到仓后,系统显示Listing可售,开始运营和销售。
同时,我也回复他,至于你说的刷单测评这些,我不懂,也不建议做,如果一开始就觉得要刷单测评才能做亚马逊,大概也不用做亚马逊了吧。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领域里,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以为必须违规操作才能有结果,那我建议要么干脆就不要做,要么你应该提醒自己,自己的认知可能错了。
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可以靠不合规的操作而长久,作为平台自身不行,作为平台上的卖家,也同样不可能靠违规操作而长期生存。我这里说的违规,是指即便你不知道平台规则,从基本的对社会基本道理和常识的角度也能够意识到的合适和不合适。
接着来看看我理解的在亚马逊上架一款产品的整个流程。
一般来说,所有产品的上架是从选品开始的,但我们的选品至少包含几方面:一、以市场为导向的选品方向;二、选品要素的基本分析;三、具体选品的详细论证。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选品已经是很多卖家所忽略和不重视的了。
比如,有卖家会觉得,我有个亲戚/朋友,他有一个工厂,生产某产品,他答应我,让我先卖着,卖完之后再给他结算货款,如此这般,我可以做到零成本来运营,所以我打算卖他的产品。这样的思考对吗?
在我看来,完全不对。
很简单。拿货时你固然可以比别人少了资金的压力,但只要你从别人处拿货,这些钱终究是要结算的,无非是时间长短而已。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如果这些产品压根卖不动,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些产品刚好竞争太激烈,做不出利润,又该怎么办?难道你真的就不需要跟别人结算了?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选品/选项目几乎是每个创业者在创业第一步必须具备的思考视角,发现市场的需求,觉察到消费者的关切,才能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
选品要素分析和论证方面,我们会通过选品简化表做选品的第一步筛选,通过选品报告做选品的详细分析,其中包括:
产品是否刚需
是否轻小
功能是否单一
品质是否相对可控
是否涉嫌侵权
竞争是否激烈
广告竞价如何,利润空间如何等等
一系列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在选品的过程中已经对该产品的市场机会和陷阱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
通过选品分析觉得没问题的产品,我们会同时从多个供应商处拿样品,收到样品后,要对比这些产品的重量、尺寸、包装、质量、说明书等细节,要根据实物来重新思考之前选品分析中所认为的质量把控、包装和物流等要素是否正确,有些产品可能需要通过数量组合销售的,那就要思考如何组合,有些需要改善包装的,要思考包装更改的难易程度等等细节,另外,在拿样的过程中,你会和供应商接触,你对供应商的感觉如何,我个人坚守一个理念,如果供应商态度差,宁可不做这个产品,也不和他们合作。
在采样和评估样品的过程中,你又会淘汰一批不太合适的产品。淘汰的过程心情未必那么好,甚至会焦虑,觉得选品选到绝望,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才是最佳路径。试问,你真的愿意付出真金白银备货发货后才发现这个产品不行吗?
当一款产品初步确定下来之后,我们会先试着发布一条产品,我把这个过程叫做“测试发布”。看是否需要做分类审核,如果需要,自然是要先解决分类审核问题的,如果不需要,还要把这款产品转成FBA发货的状态,看是否有危险品审查,如果有,需要提交对应的资料来通过审查。这些都没有问题,一边批量订货,一边开始写Listing文案,3天左右,货物到了,Listing文案也写好并优化了,正式发布Listing,生成FBA标签,发货。
在货物运输和入仓上架的过程中,进行竞品分析,制订打造计划,等到产品上架时,竞品是谁,他们的运营方法是怎样的,自己的运营计划是怎样的,你都清清楚楚,开始打造吧。
本文链接:http://www.awyerwu.com/6652.html ,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http://www.awyerwu.com/
- 喜欢(0)
- 不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