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物)擅自删我照片,那我就不客气删了你APP”!一些气愤的用户点开手机,痛快进行了宣泄。
导火索是贴着“专业”、“时尚”、“潮鞋”标签的得物电商APP,爆发了“删照门”,惹得用户“人心惶惶”,难免让大量用户质疑得物侵犯了他们隐私权。
对此,得物官方回应: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动力去做删除用户相册等不合规的行为;同时,对于用户的海量视频内容,得物没有相应技术能力进行批量识别,甚至定向删除。
显然,用户对这一则反馈并不满意。APP侵犯用户隐私的事年年都在发生,而用户的隐私保护,似乎成了越来越难的事。
得物作为垂直电商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备受虚假“炒作”、鉴定资质、假货纵横等方面的质疑。如何保护好消费者权益,似乎已经被眼前的困难蒙蔽。通过此事,也能窥见垂直电商在生存发展的挑战。
一、得物渐失“人心”
事件伊始,不由得让人细思极恐。
11月12日,有网友曝光视频称,他双11在得物app购买的货物有问题,并上传了一些与货物相关的视频证据到得物平台。随后,他发现得物涉嫌通过调用他的手机权限,删除了手机里与问题货物相关的视频。
得物称在收到用户反馈,公司已第一时间联系该用户及手机厂商核查。并且,得物称这位用户反馈的异常情况,正以高工作优先级与用户及厂商沟通核查,认真查明后,一定会负责到底。
然而,得物对此事件的排查结果是,得物App并未删除用户手机相册中的原视频,而是临时缓存文件。得物认为自身不具备能对用户相册进行批量识别,甚至定向删除的能力。
其仅删除了用户在App中编辑、处理、上传视频过程中,系统生成临时缓存文件,上传成功后清除缓存。同时,得物还强调,得物App为了缩短用户编辑视频等待时间、避免影响原用户视频,采用的是临时缓存文件方案,这是行业通用方案。得物已第一时间研究优化该体验避免误会。
但就此说法,原爆料人并不认同,在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他晒出了视频的删除路径,清晰指向了从“图片库”到“相册”再到“最近删除文件”。大量用户也表示,相册不是“缓存文件”,是得物在玩文字游戏,忽悠消费者。
随着事件愈演愈烈,有相关技术人士在社交平台表示:“其实有很多流氓软件会私自调用我们的摄像头、麦克风。如果用户同意APP获取读取权限的话,APP是只能读但不能修改内容。但如果用户授予了‘读写权限’,或授予的权限中包含可以修改或删除相关内容。所以有可能出现APP修改用户手机内容的情况。”
也有人认为,APP如果可以删除相册照片,那么应当是手机或者系统厂商提供了路径和权限,APP才能删除。不同手机对于权限的设定不同,但权限隐私类功能,也确实是很多厂商应该重视的。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无需对所有APP开放全部权限。
其实,靠专业第三方鉴定、潮流二手鞋交易等独特功能火爆的得物,近年来,关于得物假货、退换货、维权等问题频频被爆出。得物还因存在违规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工信部多次“点名”。
2021年4月,有关部门接到网友对得物的投诉,网友认为得物在后台偷偷启动包括手机公积金在内的多个App,此举严重侵犯了其隐私权,意在收集其部分个人信息。
可以看出,在质量问题频发和投诉维权难的情况下,用户对得物的信任度正在降低。
而除了得物,侵犯用户隐私的电商APP,还有很多。
二、APP侵犯用户隐私,屡见不鲜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把“不作恶”作为公司信条。这条公司价值观,后续被硅谷其他公司所效仿。
但在如今的众多互联网公司中,侵犯隐私的事件似乎成为“日常”。
早年,PC互联网时,360是“流氓软件教父”,后面360反过来专门打击流氓软件。
但360“全家桶”服务的黑历史并没有被抹去,成为广大用户挥之不去的痛。360“全家桶”是指用户在安装360某款软件后,会被“推荐”安装360浏览器、360压缩以及360驱动大师等其他软件。
曾有众多网友吐槽,自己将360安全浏览器主页设置为某导航网站后,打开主页时仍会跳转为360导航。这给自己使用带来不便。而且,360“全家桶”软件功能重复,占内存,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
除了备受诟病的全家桶事件,在2017年,360又因智能摄像头未经用户的同意,泄露用户隐私的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草草回应后,360未能平息众怒,最后只能以内部业务调整为由,关闭了涉事直播平台。
后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58同城因随意泄露客户隐私再次被点名。Boss直聘、闲鱼等软件,也因侵犯用户隐私被多次点名。今年7月,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这些App之所以如此大胆,主要是因为想了解用户需求,便于精准投放广告。只是这些负面新闻缠身的App,行为已触犯了法律,逐渐走向失控。
58同城曾一度被打上“骗子聚集地”的标签。在社交平台中,有大量用户吐槽58同城。有人怀疑因注册58同城,被不明身份的人获取私人信息,拨打电话进行诈骗,致使自己损失数万元;也有用户在58同城看房后,被中介挖了资产详情;更有大量商家在58同城中虚假宣传、拖欠押金。乱象丛生的58同城,没有保护用户的隐私,是其没落的核心因素之一。
去年7月,国家网信办进行网络安全审查。由于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个人简历数据泄露等问题,BOSS直聘暂停新用户注册。直到2022年6月29日才恢复新用户注册。另外,闲鱼中曾有大量买卖私人信息的事件,比如,有的“红娘”利用不当途径获取多人信息,追星族通过买卖人明星信息进行跟踪。甚至因此衍生出多条灰产。闲鱼官方多次重拳出击,封禁大量相关搜索词条和商家。
也是去年,有网友又曝出“华为手机提示豆瓣App删除用户图片”。对于此次争议,豆瓣解释称是在网络较差的环境下,系统误将用户上传的图片当成缓存文件删除导致的bug引起。豆瓣表示,在未获用户授予存储权限的情况下,豆瓣任何场景下不会读取用户设备上的文件,且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也无法实现。
平台方的回应如出一辙。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Android权限模型的设定问题,App确实有权限删除其他相册的图片,但更改用户相册是否存在恶意行为,还需要更充分的证据论证。
回到垂直电商得物上,其命运不像58同城、豆瓣、华为那样好运。综合电商平台和手机品牌能靠品牌力挺过一次次事件,但得物却在监管强化和流量越来越贵之际频频出事,品牌力也随之削弱。
三、垂直电商,命途多舛
从早期的拍鞋、乐淘、好乐买B2C电商,曾风光无限,然而都倒下了,鞋类垂直电商网站并不好过。今年,寺库、洋码头、蜜芽宝贝、辣妈帮等垂直电商也倒下了。
现在得物多次被曝出负面事件,背后显示出的,其实是得物的发展瓶颈、流量焦虑、增长焦虑、盈利焦虑…..
自2015年成立以来,得物目前共获得过3轮融资。2018年10月,得物获得了虎扑体育、动域资本的首轮融资。2019年2月,得物获得了普思资本、高榕资本、红杉中国的Pre-A轮融资。
紧接着几个月后,得物再获来自俄罗斯的风投机构DST Global的融资。这轮融资完成后,得物的估值升至10亿美元。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2019年,得物GMV大约在60亿元至70亿元;2020年,得物GMV为500亿元;2021年,得物GMV为800亿元。虽然得物保持了增长趋势,但其增速已然放缓。增速放缓主要因为流量成本上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种草能力强势发展,以及疫情反复等因素。
今年6月,字节跳动或许认识到得物的现状与焦虑,正讨论出售其所持的潮流电商得物的少数股权,目前已就出售占比为个位数的得物股份进行了谈判。
除了流量与竞争加剧,得物在品类与品质上,也有缺陷。得物虽对大量球鞋、奢侈品包具有相对权威的坚定能力,商品品类亦从鞋类扩展到包括服装、箱包、美妆、配饰、潮玩等领域。但用户购买潮鞋之外,往往仍会选择综合电商平台。
因为得物产品品质常常“不过关”。2020年6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曾指出,监测期内,共收集得物App有关负面信息8735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在黑猫投诉中,也有大量关于得物的投诉。
今年1月16日,得物再次因登上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而“备受瞩目”。该栏目曝光了直播电商产品质量调查的结果,其中得物高达50%的抽样不合格率让其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17日凌晨,得物承认了报道中的2款商家所售产品的确存在问题,并下架了两款产品。同时,得物在回应中强调了商品本身的产品化指标和安全性方面符合国家标准。他们会在后续加强对商品标识的巡查和抽检。
不过,得物作为鞋服类垂直电商的代表之一,消费者与“正品”的中介。多次质量问题已经让得物成为消费者吐槽的“常客”。
最近,生鲜垂直电商每日优鲜发布的财报显示,现在公司仅剩55位在职人员,这些人被视为在“收拾残局”,无疑是给垂直电商的一记重锤。得物模式虽不同于生鲜电商,但他们本质上都困于流量、产品、盈利、复够、存货周转等问题。
接下来,得物将如何面对高价“炒鞋”、成本上涨、鉴定能力等方面的质疑,还要看其能否真的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思考了。
本文链接:http://www.awyerwu.com/6081.html ,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http://www.awyerwu.com/
- 喜欢(0)
- 不喜欢(0)